在“双碳"目标下,绿色工厂已成为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随着气候治理深化和国内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,中国制造业正迎来一场绿色革命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全国绿色工厂累计达6430家,2024年新增1382家,带动省市层面培育绿色工厂超1.6万家。
绿色工厂不再仅仅是一种政策合规要求,更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、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ESG价值的战略选择。
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。今年5月23日召开的常务会议,审议通过《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会议强调要“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推广应用,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"。
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,气候治理深化要求制造业必须走绿色化道路,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,也需要通过绿色技术重塑产业竞争力。
绿色工厂建设在“点线面"结合打造绿色产业生态中具有基础性作用。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,将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,加快向更大规模的推广转变。
计划到2030年,国家、省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提高到40%,引导绿色工厂深挖节能降碳潜力,培育一批零碳工厂。
### 绿色工厂的核心价值
绿色工厂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多个维度:它不仅是政策合规的必要条件,更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、提升品牌形象、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抓手。
数据显示,实施节能技改的企业平均降低8%-12% 的生产成本。英发德耀工厂通过屋顶光伏与水电结合,2024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60%,减排二氧化碳8602吨。
### 工厂绿色转型的挑战
然而,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中仍面临资金、标准、产业链协同等制约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,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绿色转型步伐不一致是主要瓶颈之一。
企业在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时,常遇到自动化程度低、信息孤岛严重、管理基础薄弱、数据缺乏有效管理、业务模式与流程变革难等问题。这些挑战需要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技术支持来应对。
面对绿色工厂建设的迫切需求和实际挑战,安科瑞能碳管理平台提供了一套覆盖能源监测、碳排放管理、智能减排的全链条解决方案。该平台严格遵循《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》要求的系统架构,包括数据采集、数据架构、业务应用等。
### 精细化能源管理
安科瑞能碳管理平台通过架构能源三级计量,实时监测电、水、气等能源消耗及流向,并可接入风电、光伏等清洁能源,精细化管理各区域能耗。
这一功能帮助企业实现从能源监测到碳监测的转变,将能碳管理纳入数字化轨道,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。
### 能效平衡与优化
平台能够识别能效水平;核算动力设备能效,分析能效关联因子,量化考核依据。同时,结合分时电价、绿电交易等政策,自动生成能源费用报表,为经济性能源采购提供依据。
### 精准化碳排放计量
基于ISO14064量化组织碳排放,自动生成碳盘查清册和报告,为碳核查和碳资产管理提供支撑。这一功能满足了不同行业及地区的碳排放管理要求,为企业和园区提供统一、规范的管理标准。
### 节能减排优化
平台基于能耗优、成本低和碳排放最少的经济优化调度;预测冷/热负荷,提出空调、水泵等设备运行参数调整建议,提升节能减排能力。
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,深度挖掘采集数据,识别节能潜力和碳减排潜力,为企业和园区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。
安科瑞能碳管理平台的有力支撑来源于其专业的硬件设备,其中两款核心产品尤为突出:
### AEM系列碳计量电表
这款电表集成电力参数测量和电能计量与考核管理,具备碳排放计量功能,能够实时显示累计碳排放量数据。它为企业提供了最基础的碳数据采集手段,是构建数字化能碳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石。
### ACCU协调控制器
作为减排核心,ACCU协调控制器结合新能源消纳策略控制储能、分布式能源等设备出力,消纳绿电。
它支持多种通信规约,可与云端交互、响应策略配置,具备云边协同、OTA升级、报警等功能,实现了能源管理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。
安科瑞为工业企业和园区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软件平台,而是涵盖诊断评估、系统实施和持续优化的一站式能碳解决方案。
在诊断评估阶段,通过调查企业基本情况、问题、痛点和需求,评估智能制造水平,分析差距原因,提出改造顶层方案和优先级建议。
安科瑞能碳管理平台支持本地、公有云或私有云部署,以及多种通讯规约和接口标准,便于各类数据系统快速对接。
平台拥有丰富的图形化界面,呈现各类管理功能,便捷易懂。支持各类分析报表、报告自动生成。
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分析,为节能管理提供数据支持,帮助企业实现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决策的完整闭环。
绿色工厂实践已取得显著成效。以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的电池工厂为例,该工厂通过绿电使用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、厂区电动化等措施,成为宁德时代实现“零碳"运营的海外工厂。
在国内,金华开发区探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模式,展示了绿色产业生态的强大竞争力。2020年至2024年,金华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上工业总产值从78.2亿元跃升至494.5亿元,年均增速56.5%,实现连续4个百亿级跨越。
这些成功案例表明,绿色转型不仅是环保责任,更是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。通过建设绿色工厂,企业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,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零碳工厂已从概念走向现实。宁德时代在德国的工厂通过绿电使用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,成为了“零碳"运营的海外工厂。而在中国,这样的绿色实践正在成千上万家企业中推广复制。
数据显示,到2030年,国家、省、市各级绿色工厂产值占比将提高到40%。未来的制造业竞争,必将是绿色低碳的竞争。那些拥抱绿色转型、深挖节能降碳潜力的企业,将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。